我们会经常听到:
“我家孩子自从上了小学好多问题,怎么办?”
“我家孩子不爱交朋友,怎么办?”
“我家孩子就是不知道学习,怎么说都不管用,非得打一顿才行,怎么办?”
“我家孩子怎么那么胆小,碰见什么事都害怕,我和我爱人也不这样啊,遗传的谁啊?”
“我家孩子怎么不跟我沟通,什么都不说,怎么办?”……
家庭是微缩的复杂社会,也是我们避不开的亲密关系。在家庭之中,我们一般会抱有“大事化小,息事宁人”的关系态度,当有家庭成员决定“提出问题”,甚至需要进入到咨询状态时,说明这个问题已非一日之寒。
什么是家庭教育咨询
家庭教育咨询,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“心理咨询”,其来访者不止一人,不是单纯的矛盾调解、思想纠正、规劝帮扶,这是关于家庭教育方式、家庭关系、家庭系统的学问。
根据我们家庭教育咨询的流程和理论依据,可以给出一个简要说明:家庭教育咨询是咨询师和来访者(父母或13岁及以上的青少年)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,收集相关问题资料,协助分析问题根源,确认咨询目标,通过同感共情和支持鼓励,以及在教育方法策略和技能技巧上的指导建议,帮助父母认识自我、优化家庭资源,帮助父母和孩子增强自我认同和掌控感,弥补不足,进而达到改善家庭关系和环境,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。
所以,家庭教育咨询并非更尊贵的一对一服务,而是面对教育、关系和系统的问题困扰,非常有必要的方法,是无法通过个体学习、问题表述或情感疏导单向完成的。
家庭教育咨询的服务范围和方法
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遇到的困难不同,需要的协助也不相同,所以我们的家庭教育咨询服务根据两个年龄阶段来开展:
3-12岁(幼儿园和小学阶段)
项目基于Parent 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(PCIT)亲子互动咨询技术。该技术于1970年由俄勒冈州健康科学大学设计,以Baumrind的父母教养方式理论、依恋理论、行为主义理论,Patterson的压力模型等作为理论基础。该技术发展至今,将游戏咨询和行为咨询两种方式进行有机结合,保持了两种咨询方式的有效因素,大大提升了改善效果。
孩子进入学校阶段后,孩子开始面对更加复杂的压力和环境,社交能力、情绪控制&调节能力、学习能力等需求逐步提高。如果家长没有掌握科学、系统的教养方式和应对技巧,孩子就有可能表现出短暂的不适应行为,比如不听话,大喊大叫。如果短暂行为发生频次过高,持续时间过长,则会逐渐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,导致不良行为升级,孩子不能顺利度过成长的关键时期。
3-12岁针对问题
我们针对以下问题,希望能够帮您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:
❶ 不当生活习惯
不按时吃饭,挑食,起床拖沓,睡觉拖延等不当生活习惯;
❷ 学校适应困难
分离焦虑,一到上学时间就哭个不停;不愿意去学校;没有朋友,经常独自一人;被孤立或被霸凌等;
❸ 情绪&性格困扰
乱发脾气,如有不满足就大哭;精力旺盛,到处破坏等;
❹ 家庭关系困扰
不配合等逆反行为;亲子关系疏远;没有教养方法,教养压力大;
❺ 孤独症等特殊儿童群体生活障碍
12-18岁:青少年陪伴服务
青春期儿童,在成长中会遭遇诸多挑战。这个时期的家长,会明显感受到手忙脚乱,或深感无力,或以暴制暴,让孩子的成长挑战变得更加严峻。这个阶段的问题往往是因为不良的亲子关系叠加不当的管教策略,使家庭中父母和儿童的压力相互影响,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,最终不能承受。
红鹳青少年陪伴服务,旨在帮助父母及学校解决青春期孩子不上学、不出门、不交友、不沟通、不开心的专业心理支持项目。
12-18岁针对问题
我们针对以下问题,希望能够帮您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:
❶ 不当生活习惯不良/问题行为
逃避行为:故意找理由不上学、不出门、翘课、逃学等;
欺骗行为:多次欺骗家长或老师,如欺瞒自己的行踪、掩饰过错等;
偷窃行为:多次偷窃家里财物,或同学、老师财物等;
❷ 学校适应困难
社交困难:朋友少,不喜欢交友,被孤立或被霸凌等;
厌学:刚入学阶段,对学习丧失兴趣,抵触作业等;
❸ 情绪&性格困扰
情绪调节困扰:因压力过大导致的焦虑、抑郁、躁狂等情绪困扰;
性格困扰:自卑、懦弱、畏难等性格困扰;
❹ 家庭关系困扰
亲子沟通困扰:亲子对立关系,隔阂,无任何沟通,见面就产生厌烦情绪等;
咨询方式&费用
线下咨询,请提前预约
1小时/次,通常8-14次完成一个咨询周期(仅供参考)
费用:600 元/小时
预约电话:13802805829
家庭教育咨询常见误区
许多家长会直接问:
“告诉我,我的孩子怎么了,Ta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?”
“告诉我,我应该怎么办,直接给我方法,我要马上解决这个问题!”
家庭教育咨询并非“特效药”,我们也不可能用1个小时解决你的问题,所以,请了解以下常见误区:
我们没办法通过你一个人的描述,就确认孩子的“问题”;
我们不能保证“提出问题”的人就是对的,解决问题的根结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位成员身上;
有时,即使我们知道孩子的“问题”,也无法直接告诉Ta应“该怎么办”,同理,也许面对你的问题,我们也没办法直接告诉你“该怎么办”。因为直接告诉“该怎么办”,往往没有好的长期效果;
我们不是随意的聊天,也不是理性地分析、制定项目方案,更不是让父母来说孩子的“坏话”。我们是试图帮助家庭,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,来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解决方案;
我们没办法保证一定能解决全部的问题;
我们不能通过一次会谈,就确定整个咨询到底需要进行多久,要咨询几次,这需要根据咨询过程中的状态变化随时进行调整。但最终目标是一致的,即帮助来访者提升自我感受,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案;
不要期待我们会永远跟父母是“一伙儿”的。